會嫉妒,至少代表你在意,既然在意,就把這份「在意」作為成長的動力。 最重要的是先肯定自己,停止貶低自己
人性就是這樣 恨你有 笑你無 嫌你窮 怕你富
好多留言都提到30歲的關卡,瞬間覺得:很感謝自己這幾年的努力。 像老闆說的,要認識自己接納自己,並且越來越懂得什麼對自己而言是重要的,人生的優先序該怎麼取捨,如何好好照顧自己的身心靈.....這一切都不是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夠做到的。 自從跟初戀分開後,我才意識到:原來我比我想像中的還不認識我自己。 便開始著力在面對真實的自己,過程非常的辛苦,每天每天都要去花心思留意自己的內心變化,尤其是為什麼會不爽、嫉妒、焦慮、哀傷....這些負面情緒都像是大腦的警報器,用來提醒自己:對就是這裡,這裡有我沒搞清楚自己的地方。 而往往最辛苦的就是,你已經很難受了,卻要逼自己勇敢的扒開自己一層一層的想法,去挖出來內心最深層隱藏的渴望與不安。 不過一旦挖出來後,就像是過了一關又一關,漸漸的你就會開始打從心裡知道自己是誰,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也就自然而然的掙脫了跟他人比較的習慣還有外界時不時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框架。 前陣子被交友軟體一個26歲的男孩子問:你30歲了,你覺得有什麼不一樣嗎?你會焦慮嗎? 我回答:我覺得我正在巔峰,而且我還會繼續突破,我一點都不覺得自己30有什麼好煩惱的🙂
很喜歡這次的主題 確實到了30這歲數很迷惘 聽到葳老闆說30歲找不到自己很正常的時候覺得沒有太壓力了 想聽葳老闆說關於30歲的主題
愛比較的人不一定沒自信 但一定不夠了解自己 很認同這句話!
我是被前老闆嫉妒,嫉妒我家事背景,然後又嫁的好(公婆很疼我)。 當我發現他有這個現象,我都會說:我老公工作很忙,一個月只休三天,沒什麼時間陪我,我反而羨慕老公男友可以陪的。 我還會說 也許我家庭有錢,但是我爸媽是離婚,我爸事業會成功也是娶阿姨,才有今天。所以那些錢也輪不到我~ 我發現我前老闆有嫉妒心態,因為他說過一句話:我從來不嫉妒跟羨慕別人。。。。 現實他做事情,跟他說都是相反。 後來會離職,也是我怎麼做他看我不順眼。😂😂😂 我前老闆還跟我說:你要快點生小孩子啊,因為你老公家有錢,萬一離婚沒有小孩子,你什麼都沒有。 我笑笑說 是喔(裝一下緊張),沒差我身上有錢啊~自已有存錢跟賺錢啊~ 我大姑(我老公姊姊)也會嫉妒公婆對我好,我都笑笑想:你家大小事情都是我在處理,後來大姑對我很好,因為大姑跟我老公吵架。我又是唯一管得動我老公😂😂沒多久聽到我大姑朋友跟我說:姊姊都說我弟終於遇到剋星。 遇到嫉妒自已的人,唯有做好自已,讓自已過得高興,😂😂嫉妒自已的人,就會覺得自已像白痴~
聽到「我就是這麼廢」笑出來 適度的比較心可以成為成長的動力 但是過度比較造成負面影響時,「我就爛」也是一種自救法(避免陷入憂鬱甚至自我傷害的迴圈)→用更健康的心態再出發 最高境界應該就是葳老闆說的「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不會盲目的隨著所有外界的刺激而心生嫉妒 找到自己的信念是最重要的□
〔按部就班〕 5:02 今天的觀點,讓我大開眼界, 從來沒有想過...。 想跟別人「比較」的人, 無論結果,必定會輸。 所以,做最好的自己,才是解法。 與其好高鶩遠,不如按部就班。
我有一個認識多年的好友,外型甜美人緣也很好,我常因為羨慕她而不自覺跟她比較。但後來發現對方根本沒有要跟我比較的意思,頓時覺得自己蠻蠢的.. 進入三十歲之後,才漸漸開始接受自己,了解到只有自己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 謝謝葳老闆!
長大之後才發現,連媽媽都會嫉妒自己的女兒,各方面比較。
〔可敬的人〕 3:19 如果可以,因為「嫉妒心」, 不去害人,反過來,督促自己進步。 超級佩服!
忌妒心重的人真的很難搞😂希望能出一集應付別人忌妒心的影片🤣
我在25歲的時候就開始在找自己,我在26-28歲的時候,整個人陷入低潮,差不多快得憂鬱症那種。 我的確是在疫情出現,2020年-2021年的時候(28-29歲)才開始慢慢了解自己,才慢慢走出來。 今年9月過了生日就滿30歲了,我已經開始越來越了解自己了~從迷惘+迷迷糊糊的心到越來越清晰明亮~ 我真的好像葳老闆來討論一下探索自己+30歲的課題😂(結果我的留言跟女生愛嫉妒+愛比較的主題無關😝)
認識自己是一輩子的事情,多看到其他新的人事物都很好,都是更了解自己的過程 找到自己時區⏰就可以往自己方向走,但還是避免不了外在刺激,但就是自己成長動力,很實用的一集👍
女生有多愛比較就是…. 看葳老闆講話,都在看怎麼可以皮膚這麼好,耳環怎麼這麼好看,怎能看起來比我年輕……..(無限♾️延續)🤣🤣🤣🤣🤣
超愛這集~其實就像每個品牌都有自己的USP跟TA,每個個體一定也都是最獨特的,不用擔心,先從認識自己做起就會找到自己的獨特亮光點。 父母可以訓練小朋友從有認知開始,就慢慢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父母轉為資訊提供與分析者的角色,練習讓孩子做決策者角色。這就是一個體認識自己的開始~而且這麼做有兩個好處:1.) 這時候做出錯誤決策的成本非常低、2.)孩子從小可以從錯誤決策中更認識自己,進而培養獨立思考與負責任的能力。在之後的人生路上對事件都有覺察與體悟,於是每次的心理啟發或念頭都是再更認識自己的一次機會。久了就能比較能以自信且客觀的角度對待自身與外在世界。(欣賞自己與大家都很特別,沒什麼好一直負面比較的) 比較是天性,嫉妒是情緒的一種,情緒本身是中性的~看我們如何決定使用它。雖然有時狀態不好還是會掉入負面小劇場一下下😆但還是會轉念跟自己說把嫉妒轉化成見賢思齊「我也要想他一樣厲害~~」的心態,就能在一次次的比較中讓自己也慢慢成長
長期飽受親戚小孩之間比較的痛苦,每次家族聚會完都很難受、自信全無。 非常謝謝葳老闆的影片,解開我從小到大的困擾,希望未來的自己能更勇於面對妒忌心,把自己變得更好。
尤其是越多女生的環境 那感覺更恐怖⋯ 就算是完全跟自己搭不上邊 好壞都要比較一輪 在公司有一半以上為女同事 就如同葳老師一樣 壞事+八卦是最容易流傳的 就算是好事 流傳到後面事實還有可能被扭曲 一開始還會很認真的認同 只要認真 就更可怕矛頭就會指向自己 都是從我這裡說⋯⋯⋯ 現在學乖了 一律別太認真 「聽說」這句話超好用的 女生就是愛這種情緒起伏的聊天方式
穿衣服的part的確很常見 過猶不及,所以我都會穿的平衡一點,不會太辣也不會太頹廢,找到進可攻退可守的定番穿搭就會很自在 更重要的是保持好身材穿起來才好看(離題XD 而且知道自己喜歡的穿衣哲學之後,只要符合場合和自己價值觀的穿搭,自然就不會和旁邊的人比較,所以認識自己很重要❤
@MayukiChou